农村大病救助政策 (一)

最佳答案政策的救助对象一般是:
1、生活极度贫困的五保对象;
2、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和没有法定赡、抚扶养人的残疾人和没有后代养的老人;
3、被列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贫困人员;
4、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发放的生活补助的6没有退休金的退休人员;
5、享受民政部门定期进行发放抚恤金补助金的一些重点优抚对象;
6、特困职工;
7、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
一、2022年度医疗救助救助政策与标准
1、特困供养人员不论住院治疗还是门诊治疗,在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及大病保险补偿后,按照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的100%给予救助,年累计最高可救助15000元。
2、城乡低保对象住院治疗的,在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及大病保险补偿后,按照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的70%给予救助,年累计最高可救助10000元。
3、城乡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或重症慢性病患者患本办法规定的大病或慢性病,住院治疗的,在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及大病保险补偿后,按照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扣除5000元后,按50%给予救助,年累计最高可救助8000元。
4、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按照《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方案》(皖卫财〔2016〕22号)执行,救助标准为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10%给予补助。补助金额不得超过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偿后剩余的合规费用。
5、特殊病种的优惠政策
患尿毒症、白血病需长期透析的重病患者,不受上述年封顶线限制,年最高可救助1500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低保条例》
第七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政府大病补助 (二)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大病医疗救助是指患有重大疾病并造成医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给予限额资金救助,享受医疗优惠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救助,并资助其分别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救助对象包括:(一)农村五保对象;(二)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城镇“三无人员”);(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四)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五)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六)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七)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 三、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在评估、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扩大政策覆盖地区,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重点救助对象和低收入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直接予以救助;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等其他救助对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先由其个人支付,对超过家庭负担能力的部分予以救助。合规医疗费用主要参照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已经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地区,也可以参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有关规定确定。 (二)合理确定救助标准。综合考虑患病家庭负担能力、个人自负费用、当地筹资情况等因素,分类分段设置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原则上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比例高于低收入救助对象,低收入救助对象高于其他救助对象;同一类救助对象,个人自负费用数额越大,救助比例越高。对重点救助对象应当全面取消救助门槛;对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可设置起付线,对起付线的自负费用给予救助。
重病可以申请什么救助 (三)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重病救助,是对患有重大疾病并造成医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给予限额资金救助,享受医疗优惠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包括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给予医前救助,并资助其分别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准备好个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到当地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大病医疗患者申请表》;居委会街道通过审核后,会进行公示,然后等待相关市、区民政部门通过审批;如果审批通过,就会发放大病医疗补助证,就可以申请大病救助基金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三十条 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退伍军人子女患重病国家政府有什么优惠政策补贴呢? (四)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享受优惠医疗的军人家属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按照当地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价格计费,免收挂号费、床位费以及取暖费、降温费、保洁费,门诊费由个人负担20%,住院费由个人负担10%。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经接诊医疗机构审核后,其个人负担的费用可以视情减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第三条 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尊重、关爱退役军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关心、优待退役军人,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保障退役军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
第五条 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应当公开、公平、公正。退役军人的政治、生活等待遇与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挂钩。国家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
国家对重病患者申请办低保有优惠政策吗 (五)
最佳答案国家对重病患者申请低保有优惠政策,具体如下:
单独纳入低保兜底:国家扶贫办发布的社会扶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关注重病患者,困难户中的重病患者可单独纳入低保兜底范围。即有些家庭整户虽不构成低保范围,但家里有重病患者,可将其单独列为低保兜底对象,申请单人保并获得低保补贴,农村和城镇可能都适用该政策。满足一定条件可申请:救助对象患有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各地政府确定能申请低保的重大疾病,由本人书面申请,符合救助条件者按各地具体标准救助。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低保申请书、承诺书、授权书;身份证、户籍索引复印件;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若为残疾人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及复印件;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需县级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单亲、离异、独居等不同情况需提供相应证明;家庭及直系亲属分立户口的,一方申请时要出具其他方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救济证明;年满18岁的学生需提供在校证明。
明白农村大病救助政策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黑律帮网的其他栏目。